zhenguan08@hotmail.com

專科醫療Project

>Project>回上頁

【壓力大,易爆發『乾癬』】澄觀中醫(台中) 鄭芸庭醫師

壓力大,易爆發『乾癬』  
澄觀中醫(台中) 鄭芸庭醫師
乾癬-01
陳先生因近日天氣忽冷忽熱,皮膚瘙癢難耐,夜晚不好入睡的困擾前來求診。
門診中得知,陳先生長期生活工作壓力大,作息無法正常,平時更以手搖飲料代替白開水,飲食以重口味為主。皮屑很厚,不斷脫屑,皮削下的皮膚呈鮮紅色,稍一脫屑即出血,因此不斷在西醫中醫間四處求診,卻總是找不到根治的方法。



▶▶乾癬症狀
皮膚表面出現界限清楚的紅斑,病灶處皮膚脫屑明顯,皮屑下的皮膚為光滑均質紅斑,將患者鱗狀皮屑刮除後,常可在皮膚表層出現點狀出血,好發於頭皮、耳後、手肘、膝蓋等處,逐漸擴散至四肢、軀幹。
儘管會偶爾復發,不過它並不會傳染,民眾大可以放心。


▶▶乾癬成因
乾癬成因不明,除了遺傳外,常與內分泌系統、免疫系統、新陳代謝出問題有很大的關係。
因此肥胖、抽煙、喝酒、長期壓力過大、過度服用藥物(如血壓藥、抗憂鬱藥物、類固醇藥物等)
低溫低濕的天氣,皆可能會造成乾癬的惡化因素。
此外情緒、壓力也會影響乾癬,因此規律的生活作息是治療乾癬的首要條件。
 

769732cce73b7c47c0deb0e1033a20f5中醫對乾癬的證型分析
☑ 血熱 - 常出現於乾癬進行期
▶▶皮膚表現:皮疹發展快速,新的斑塊不斷出現,鱗屑較多,瘙癢明顯。
▶▶伴隨症狀:心煩、口渴、便秘、小便色偏黃、舌色紅、舌苔黃膩。
▶▶中藥藥物:以疏風清熱、涼血解毒之中藥為主。如水牛角、黃芩、黃連、牡丹皮等。


☑ 血燥 - 常出現於乾癬穩定期
▶▶皮膚表現:皮膚顏色逐漸變暗紅,長久不退,斑塊處皮膚變肥厚,乾燥瘙癢,脫屑不斷,原有皮損部位些微消退。
▶▶伴隨症狀:口燥咽乾、毛髮乾枯、肌肉消瘦、便秘、舌色紅、舌苔乾。
▶▶中藥藥物:以養血潤燥為主。如何首烏、當歸、玄參、生地、麥門冬等。


☑血瘀-常出現於乾癬退行期
▶▶皮膚表現:此時皮損特別肥厚,顏色呈現暗紅,鱗屑附著緊密,偶而伴隨瘙癢。
▶▶伴隨症狀:面色出現褐斑,舌色偏暗紅,有瘀斑或瘀點。
▶▶中藥藥物:以活血化瘀為主。如赤芍、丹參、紅花、桃仁、水蛭等。


對於患者常感瘙癢難耐,臨床上常會利用到蟲類藥物善行之性入絡搜風,常見藥物為蟬蛻、蛇蛻、全蠍。
患者症狀常間雜出現,需經由醫師問診把脈分析調整藥物比例。

 
▶▶乾癬衛教
  1. 維持規律作息,不可熬夜,儘量於晚間11點前就寢,保持情緒穩定,避免過多壓力。
  2. 多喝白開水,至少2000cc以上,以加速體內代謝。
  3. 應避免辛辣刺激物,如濃茶、咖啡、酒、菸、煎烤炸辣類的食物。飲食上以清淡為主,多吃水果、蔬菜、高纖食物等。
  4. 避免長期暴露在低溫、低濕的工作或居住環境。
  5. 避免藥物或市售免疫增強食品濫用。口服或注射類固醇皆須經過專業醫師判斷。
  6. 洗澡時儘量避免使用肥皂,皮膚乾癢時絕不可使用過熱過冷的水接觸皮膚以止癢,應保持水溫約36度。
  7. 沐浴後10分鐘內,趁皮膚仍保持濕潤時塗抹凡士林或天然保濕乳,以避免皮膚過度乾燥。
  8. 避免各種外界刺激,如曝曬太陽、化纖或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、因瘙癢難耐直接於患處肌膚抓癢。
  9. 維持適當體重,及規律運動。
  10. ​應棉質衣物取代毛織品,並以輕拍取代搔抓圖片四-乾癬日常-02

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,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,謝謝!
Copyright © 臻觀澄觀中醫診所 All Rights Reserved.
回到上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