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enguan08@hotmail.com

專科醫療Project

>Project>回上頁

夏季三伏貼

三伏天三九天表格web-01


一、何謂三伏天?有何功效?
所謂三伏貼就是三伏天(即初伏天、中伏天、末伏天,初伏天為夏至後第三個庚日,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天,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天),這三天裡,在我們背部一些治療哮喘的穴位上,貼上化痰定喘的中藥,以減緩氣喘的發作,每年於每伏天各貼一次療程,連續貼三年,對於長年受呼吸道疾病所苦的病患,就能有所改善。

二、何謂三伏貼?
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,陽氣最旺的日子,加上人體陽氣旺盛,皮膚腠理完全開泄,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處,達到伏正祛邪的效果。由於氣喘、過敏性鼻炎等病在肺(呼吸系統),配合五行屬金,故於夏至後的炎熱季節,選擇屬金之「庚」日或「辛」,每隔十日,連續三次於特定穴位一些辛溫、溫陽、逐痰、祛寒的中藥進行穴位伏貼,經由經絡氣血直達病處,達到扶正祛血的效果。所謂「冬病夏治」在夏季治療秋冬易發之呼吸系統疾病,可達到最好的效果。研究報導指出,依此法連續三年,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非常好。
由於三伏貼是屬於輔助治療,若再配合服用中醫師調配中藥,更可以改善體質。



三、哪些人適用三伏貼呢?
主要是過敏體質兒童,包括氣喘、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,還有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。成人哮喘、老人慢性支氣管炎,肺氣腫等疾病,也都可以經由此法來改善症狀。
【適應症】
 v 過敏體質者 
(氣喘、過敏性鼻炎、異位性皮膚炎..等)
 v 成人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
 v 體虛者
  (反覆感冒、久咳、腹瀉、胃脹及虛寒性胃痛)
 v 反覆上呼吸道易感染者
 v 婦科疾病
  (經痛、白帶、體質偏寒性者)
 v 免疫功能低下、虛弱胃寒、怕冷者
~穴位敷貼治療方法簡單,對懼怕針刺感的患者更為適宜,更易被小孩子接受。~

四、治療方式簡介:
三伏貼廣告-03
三伏貼乃是將白芥子、細辛、乾薑、甘遂等藥材用薑汁調敷,敷貼於大俞、定喘、肺俞、風門、厥陰俞等穴位。於三伏天這三天來門診各貼藥一次。接受穴位敷貼治療的患者,每次敷貼時間為2~3小時,在敷貼時皮膚會有搔癢及燒灼感等副作用、至於孕婦、嚴重心肺功能不足、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,及發燒和咽喉發炎者,並不適合此法。
除了三伏天穴位敷貼治療外,患者也應該依據病情及體質狀況配合中藥治療,才能更徹底改善病情

三伏貼穴位+不適用對象-01

【112年敷貼時間】
初伏|7/20(四)- 7/22(六)
中伏|7/31(ㄧ)- 8/02(三)
末伏|8/09(三)- 8/11(五)

※至8月底均屬效佳期~※
►為期40天的長夏暑邪對抗,你準備好了嗎?
7月中下旬至8月底間,每一伏期間內任一天皆可進行貼灸治療喔!

 
【資格限制】
1.二歲以下不適合  
2.發燒、發炎不適合
3.孕婦不適合    
4.糖尿病、背部有傷口不適合

不適用對象-02

【敷貼後注意事項】
1、 一般來說,成人每次貼2-3小時,兒童貼0.5~1小時,因個人膚質不同;如果皮膚出現熱、搔癢、微刺的局部感覺,此屬於正常反應,此時可輕拍敷貼部位,減輕不適感。
2、穴位敷貼後因辛溫藥材發揮作用,如局部有
明顯灼熱感或紅、癢情形,這是藥物對穴道刺激的正常現象。則可提早除去藥布及藥物,並乾淨的棉棒沾濕拭淨皮膚。不必太過擔心。
3、剛取下藥餅時,皮膚通常會局部發紅稍有灼熱感,建議1小時後,再進行沐浴等活動。
4、貼藥期間避免激烈運動,以免出汗使藥布脫落。且不宜游泳。
5、敷貼時若有口乾及頻尿的現象,請多喝水;敷貼期間飲食宜清淡,請勿飲冰水、生冷瓜果,也要避免一些容易過敏的食材、刺激性食物及忌菸酒。
6、在療程中可以單用穴道敷貼藥,也可配合服用中藥雙管齊下治療。過敏性疾病的治療目標是減少發作,將對健康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。治療之外,也要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,同時儘量避免過敏原和冷空氣的刺激,如此才能獲得較好的療效。




【小叮嚀】
看診當日請著深色輕便服裝,並攜帶健保卡,中醫師會依個人體質加開調理中藥。

【除了三伏天穴位敷貼治療外,患者也可依據病情及體質狀況配合中藥治療,效果更佳!】

相關新聞報導
►好發過敏性鼻炎 內外齊治療效佳
►過敏性鼻炎

治療鼻過敏中醫有妙招

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,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,謝謝!
Copyright © 臻觀澄觀中醫診所 All Rights Reserved.
回到上層